编者按:本次来稿用流畅优秀的文笔叙述了一名高中生同志在一家中型超市的六天打工生活,在感同身受地体验无产阶级被资本家剥削与压迫后,坚定地站在了无产阶级的立场,决心要改造小资产阶级思想习气,对此在文中总结了宝贵经验给一些尚未进入社会还是学生的同志参考。
二、一个高中生的打工经历
无产阶级占全社会生产和商业活动中人员比例约为52.8%-59.8%,主要集中在农业工人,商业服务业底层职员,专业技术底层人员,工人,部分办事员和产业后备军如当前失业找不到工作的工人们,还有不少勤工俭学的学生【笔者注:此指的是完成了教育上阶级再生产的学生】。……无产阶级在社会财富分配中无话语权【笔者注:处于无权地位】,只能等待分配结果。其以出卖劳动力为生。无产阶级亦可分为两层【笔者注:层改作“类”更合适】,一层以脑力无产阶级居多如企业小职员、小店员等。其虽工资较低且几无上升空间,然每日两点一线,上班下班,尚能糊口。 ——《我们时代的阶级分析》
群众是真正的英雄,而我们自己则往往是幼稚可笑的,不了解这一点,就不能得到起码的知识。——毛主席《“农村调查”的序言和跋》
Q同志深谙到群众中去和直接经验的重要性,并选择在为数不多的14天寒假中,抽出6天时间参与社会实践——到市里的一家中型超市里打杂工,到服务业无产者的队伍中去。
Q同志通过家里的渠道,联系上了超市的老板,并签下了为期6天的打工合同。合同简洁得有些过分,只有两行字,但其中“工作期间一切服从管理安排”的字样最让人触目惊心,仿佛这不是一张合同,而是一张卖身契。资本家的统治不仅体现在条文之中,更通过那无处不在的监控渗透到每一个角落。这些监控摄像头直接连到资本家的私人电脑上,目光无情,既监视着顾客,也监视着每一名员工。同时,两个监工总是四处游荡,寻找着“违反规定”的员工。那么规定是什么呢?就是:工作期间不能坐着,不能使用手机等电子产品,不能休息……
该超市是一家中型购物商场,分置两层,其中第二层是出租给了其他商铺,而第一层则是Q同志的主要工作场地。Q同志,和其他的来打短工的大学生,共计8人,被安排作为“零工”参与商场经营。超市零工,就是什么活都干一点,Q同志是在冷冻区工作的,什么货没有了,就从仓库里拿换,此外还有打秤计重,搬运货物,超市导购,处理废品等工作,几乎是体验了该超市内除收银外所有的工作。
工作时间方面,按照合同应是9个小时,工作时段分别是9:00-12:00,13:30-18:00,19:30-21:00。但实际却是:白底黑字的规定并无作用,老板本人才是最大的规定。每次到快下班的时候,资本家便边嗑瓜子边巡视,顺便留下沿路的瓜子壳。资本家来了,你若是不做事情,那便会挨骂。不止于此,老板那双小眼睛的视线便会四处乱窜,就算是没有地方没做好,也会叫你拿起工具,去收拾地上的瓜子壳,直到资本家满意为止。
在Q同志工作的第三天,到了晚上9点30分左右,资本家跑到大门旁莫名的怒吼,他咆哮着:“这么早下班干什么!”然后便一言不发地坐在一旁嗑瓜子。原本打算下班的工人们就在大门口站成一排,头低着,干站着。Q同志不清楚详细原因,似乎是几个大学生负责的片区的工作还未完成。但Q同志清楚,这种场景,分明是奴隶主正训斥他手下的奴隶。他心中朴素的无产阶级情感被点燃了,愤怒涌上心头,但Q同志却在如何释放这澎湃的怒潮上犯了难,思来想去,便当着资本家的面,夺门而出,下班回家去了。
后来Q同志才知道,老板训话了接近一个半小时,那些大学生们接近23:00分才被“允许”下班回家。
资本家是清楚Q同志“提前逃跑”的。枪打出头鸟,这就是资本家选择的策略。翌日,当Q同志正在日常工作时,平时不见身影的资本家突然冒了出来,揪住他的衣裳,让他去干垃圾处理——就是将垃圾分拣装袋,再将能卖钱的成袋成箱的垃圾扛到卡车上,但奇怪的是,平日里搬运垃圾用的叉车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Q同志的双手与双脚。工作占用了整个下午的时间,汗水湿透工装,粗麻绳在双手上勒出红印,鲜明如同奴役的烙印,但这只是个开始。
工作的第五天,昨日熟悉的一幕再次上演,资本家又唤他去拉货。他坐上资本家的黑车,来回奔波于货源地与超市仓库之间,货物一袋一袋、一箱一箱地装卸,整整120多箱苹果与数不尽的其他杂物,耗费的又是一个下午……
这是奴役!是资本对劳动者赤裸裸的奴役!夜里,Q同志望着双手上的勒痕,脑海中回响着资本家那带着“教诲”意味的言辞:“社会很残酷,弱肉强食,你要端正你的思想,好好干……”这些话,不正是资本家用来粉饰压迫的工具吗?
工作期间,Q同志时常与同一片区的女工们打交道。女工友们年纪较大,年近五十。正如文前所引的内容一样,她们工资较低且几无上升空间,每日两点一线。学生工的工薪是每日100元,6日共计600元。但正式工的工薪只有每月2000元,且工资还是“隔月发”。时有拖欠。正式工们存在着接近1000元的全勤奖,而这全勤奖的要求是:每月需按时到班,不请假,不违反规定——但稍有不慎,全勤奖便成了镜花水月。正式工们的工作时长比学生工长得多,工作时段分别是7:00-12:00,13:00-17:00,18:30-21:00,而因工作占用用餐休息时间更是司空见惯的事情。
正在摆放商品的超市女工
简陋的餐饮,漫长的工时,换来的却是微薄的薪水和无尽的疲惫。 而在聊天交流中,女工们将之归纳为“学历不够搞,没读书”的结果,并且鼓励Q同志“努力读书,未来少吃苦”。然而,她们眼中偶尔闪过的仇恨,却是那样真实,那样炽烈。她们憎恨资本家,却无力反抗;她们的沉默,是积攒着愤怒的火山。
终于,在最后一天的17:30,学生工们在超市大门口再次站成一排,资本家如将军检阅士兵般,踱步三圈,才将牛皮信封塞到他们手中。几个大学生笑着,嘴里念叨着“谢谢老板”,仿佛那600元的薪资是莫大的恩赐,而资本家满面春风,仿佛施舍了一场恩惠。
这就是Q同志的打工实践。
三、社会实践是高中生改造小资思想的法宝
Q同志是出生自资产阶级家庭的,他的家庭完全可以将他拉入资产阶级的队伍,也正因如此,他也有着许多资产阶级的恶习,他本人也时常进行思想斗争。在此次社会实践后,在亲身咽下资本主义的苦,亲眼目睹无产阶级的惨后,Q同志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他坚定了无产阶级革命的人生大道,并更加坚定地进行自我世界观的改造,同小资思想做斗争。
这正是社会实践所带来的,对脱产高中生世界观的巨大影响。我们认为,这并非是特殊偶然的个例,Q同志的经验完全可以上升到普遍性的高度。基于此,我们提出:社会实践是革命高中生改造小资思想的法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