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嘉诚又出手了。这一次,他将手中的43座港口甩给了美国人。有人说这是商业行为,有人说他有自己的考虑,但问题是,他有没有考虑国家利益?有没有考虑这个国家曾给过他的机会?
我们不妨问他五个问题。
第一,卖给谁?这43座港口的接盘方是谁?是美国人。美国是什么态度,大家都清楚。从打压中国企业,到制裁中国科技,再到围堵中国制造,美国无所不用其极。港口是什么?是战略资源,是国际贸易的枢纽,是海上生命线。李嘉诚把这么多港口交给美国,难道不清楚这意味着什么?美国一向把经济当武器,把控制权当筹码,把别人家的东西当自己可以随意操纵的工具。李嘉诚这样做,是不是正好给他们递上了一个大大的筹码?
第二,对谁有利?卖港口,对谁有好处?对美国是绝对的好事,因为它们在全球布局,控制海上航运是重要一步。而对中国呢?对“一带一路”呢?中国一直在推进全球互联互通,把港口作为经济发展的重要支点,而李嘉诚的操作,无疑是往“一带一路”计划上砸了一记重锤。试问,他这么做,是在为国家战略添砖加瓦,还是在给外部势力递刀子?
第三,赚谁的钱?李嘉诚的财富是怎么来的?他在香港发家,依靠的是地产投机,在内地扩张,依赖的是政策红利。每一次财富的爆发,都和大陆有千丝万缕的关系。改革开放之初,香港资本靠近水楼台,获得了大量发展机会。1997年金融风暴,谁给了他稳定的市场?2008年金融危机,谁又是他的最大依靠?中国经济一路崛起,他赚得盆满钵满,但转过头,他又做了什么?是回馈,还是把利益拱手相让?
第四,为什么急着跑?从2013年起,李嘉诚就开始撤资,他卖掉内地和香港的资产,跑去欧洲、英国投资,甚至连香港的核心资产都在甩卖。他对中国市场越来越冷淡,却对西方资本市场趋之若鹜。这种转向,难道只是单纯的商业选择?难道不是一种态度的表现?当年他在大陆大赚特赚,现在转身离开,还要将战略资源交给西方资本,他到底站在哪一边?
第五,这是一时之念,还是早有预谋?有人说,商人逐利,无可厚非。但问题是,这种逐利是不是有底线?资本不是天然的恶,可当资本没有国家观念,没有民族认同,没有道义担当,它就成了无根的浮萍,甚至成了损害国家利益的工具。李嘉诚的行为,不是偶然,不是一时兴起,而是长期的布局。这样的行为,真的可以用“商业考量”来轻描淡写吗?
有人或许会说,李嘉诚是商人,他有权处理自己的资产。这话没错,但别忘了,他是中国人,他的财富和地位,都与这片土地密不可分。当国家需要战略资源,当国家需要团结一心,结果有人选择把自己的“权力”交到外人手里。这种做法,历史会如何评价?人民会如何看待?
中国不是那个任人拿捏的中国了。今天的中国,正在崛起,正在打破封锁,正在迎难而上。但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不能容忍任何人的背离,不能容忍任何人的背信弃义,更不能让那些曾经依靠中国崛起的资本,如今成为拖累中国的隐患。今天,43座港口的去向,是一个信号,也是一个提醒。我们要睁大眼睛,看清谁是真的朋友,谁只是来捞一把就走的投机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