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义运动遭受到了重大挫折,直言说,在全世界范围内遭到了失败。出了修正主义,都发生了资本主义复辟。
如果说这一切都是偶然的,这显然不符合历史唯物主义对历史的理解。但是,直到现在好像还没有很好的很科学的解释。
敌人的攻击可以不予理睬,但是,我们自己总要有个科学的解释。
这是一道难题。最近一些同志提出新社会主义的问题,不也是想回答这个问题吗?
如果一言以蔽之,我将这样回答,这是历史发展水平决定的。
这个答案来自历史唯物主义这一唯一科学的历史观。历史唯物主义告诉我们历史的最基本的规律就是历史的发展是随着生产的发展而发展的,生产发展的水平怎样,历史也就必然怎样。一切都是历史的。
现在看来,当着我们理解马克思作出的这一伟大的第一个贡献、自然也是马克思主义的最基本观点时,我们不要见物不见人,不要忘记人。
生产是最基础的。在这个基础之上,还有庞大的复杂的社会机体。这个道理,马克思在著名的《政治经济学批判》一书的《序言》里,有经典的表述。大家熟知,不去重复。这里想强调的是,和生产、和社会发展的一定阶段相联系,还有人的发展水平问题。社会发展水平决定着人的发展水平。人的发展水平反映着社会发展的水平。两者是统一的,互相制约的。历史就是在这种统一和制约当中展开的。
我们创建的社会主义社会没有摆脱这个规律。
我们熟知马克思主义关于科学社会主义的原理,但是,历史发展的水平决定了从苏东到中国,没有一个国家能够建立起完全符合科学社会主义原则的社会主义社会。我们只能建立起现实可能的大体符合科学社会主义原则的——毛主席用了个极巧妙极准确的说法——“总而言之”的社会主义社会。
能做到这一点,已经很了不起。我们发挥了历史主动性,但是,我们不能超越历史。历史发展的水平最终制约着我们。直到现在我们也不敢说我们已经摆脱了对历史发展理解的盲目性。举个最简单的例子。从一大二公的人民公社,到包产到户的私有化,就是人们在寻找历史发展必然性过程中走过的曲折道路。
……
相对于我们所追求的科学社会主义来说,这种历史必然性就是两个字:落后。
对于这种落后最为重视、分析最多的是列宁。列宁多次强调俄国这样的落后国家,革命的起点低,发动容易,进行到底难。我很赞赏列宁的这一思想,文革中,我1968年到山东大学任教后,经常宣传列宁的这一思想,觉得文革进展不顺利的根本原因在我们的国情,相对于我们要追求的社会主义目标,各方面的差距还相当大。
列宁在实际执政的几年当中,一旦谈论执政中发生的问题,总是和俄国的国情落后联系起来,总是强调自发资本主义势力的可怕,总是强调生长着的共产主义和衰亡着的资本主义斗争的长期性、残酷性、艰巨性,这是完全历史唯物主义的。列宁不得不后退,不得不采取新经济政策,都是从俄国落后的国情出发的,是不得已而为之,是尊重历史发展水平规定的历史可能。这是一种了不起的科学的态度,一种深切把握历史可能的历史感,是真正的马克思主义。
毛主席继承了列宁。
一方面,毛主席的突出贡献是强调了人的主观能动性。建国后,他多次谈论这个哲学问题,多次讲主观能动性的道理常常是被唯心主义者所发挥。在毛主席看来,一张白纸,没有负担,好写最新最美的文字,好画最新最美的图画。这是有道理的。这反映了无产阶级和广大劳动人民创建社会主义的历史主动性和冲天干劲。
另一方面,毛主席又从中国实际出发,看到社会主义事业的艰难,特别是看到阶级斗争的长期性,尤其看到走资派问题、资产阶级问题,这是社会主义革命的巨大的危险和阻力,因而要在社会主义条件下继续革命。历史验证了毛主席的预见和理论。
实际上俄国和中国所谓革命的起点低,就是指国情落后。列宁、毛主席再伟大,也无法改变这样的国情,而只能从这样的国情出发。圣人鲁迅也是对中国看得最透的,他对中国发生的事情从来没有盲目乐观,而是深沉地坚韧地在和落后斗争中前行。白纸不白,且有负担。鲁迅没有过时。
落后的国情制约着社会主义的命运。弄得不好,就会发生修正主义,就会发生修正主义上台,就会发生资本主义复辟。毛主席说“林彪一类如上台,搞资本主义制度很容易”,就是看到了这个国情决定的历史必然性。
……
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没有发生社会主义革命,落后国家的社会主义革命退回到了资本主义。不是历史发疯了,重要的是我们不要发疯。社会主义必然胜利就是这样曲折实现的。重要的是要认识历史规律,驾驭历史规律,万不可抗拒历史规律。
这是不是否定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这个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呢?不是。这正是坚持历史唯物主义的这个基本观点。
历史是人民创造的,但是,历史是人民历史地创造的。我们这里讲的人民,通常是指劳动人民。
人民群众不是空洞的概念,不是一顶漂亮的高帽子,人民群众是具体的实在的历史存在,是一个历史过程,由低级向高级发展的过程。谁否定这个过程,谁恰恰不是历史唯物主义者。马克思说过,奴隶是古典古代历史的消极台柱。是台柱,是历史的基础,是历史的支撑者,但是,在当时的政治、文化等活动中,这个阶级还只能扮演消极的角色,扮演积极角色的是奴隶主。我想谁也不会认为马克思蓄意贬低古代奴隶创造历史的伟大作用,事实是古代奴隶就是这样创造历史的。正像英、法、美的资产阶级革命,是人类历史上的伟大篇章,但是,这些革命都不是劳动人民阶级领导的,而是资产阶级领导的,劳动人民只是扮演了历史的主体角色。历史在发展,今天,劳动人民阶级的伟大历史作用正达到前所未有的强大,社会主义的命运寄托在劳动人民阶级身上,但是,这种历史作用依然是历史的,是有一个发展过程的,不是概念化的,抽象的。正是因为看到这一点,才能看到用马列毛主义理论武装群众的伟大意义,才能看到无产阶级政党领导的伟大意义。才有毛主席说的那两句话:领导我们事业的核心力量是中国共产党,指导我们思想的理论基础是马克思列宁主义。这就是历史唯物主义。
历史在前进。资本主义母体中的社会主义因素证明着只有社会主义才有未来。我们为社会主义的奋斗也证明着只有社会主义才是劳动人民的未来。
还是那句老话: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