灰暗的星星灰暗的星星灰暗的星星灰暗的星星灰暗的星星
 
只有普遍提高农民基础养老金,让全体老农民都能享受国家政策红利,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农民养老金严重偏低的矛盾。

  用辩证法的观点,来分析这件很敏感的事情。

  为什么要提高农民养老金?

  客观地讲,现阶段农民养老金严重偏低,加上农民种地不赚钱,老农民的生活普遍艰难。

  据相关统统计显示,全国老农民平均每人每月只有200元左右的养老金。请大家注意,这是全国平均数字,不同的地区有不同的发放标准。

  比如60岁-69岁的老人,普通家庭每人每月只有60-90元的养老金,两老口加起来,每月不足两百块。

  如果是低保户家庭,每人每月会有300-600元不等。

  如果是农村五保户,养老金+生活补贴+节日慰问金,平均每人每月有700-1000元,每人每年大约有一万块左右的固定收入。这些钱,都是由国家财政直接打到个人银行账户上,没有中间商赚差距。

  实事求是地讲,国家帮扶农村低保户和农村五保户的政策还是很给力,这些农村弱势群体能得到看得见的利益。

  尤为值得称赞的是农村五保户政策,国家给他们建房子、发生活费,逢年过节还送礼品,偶尔还有领导登门探望,简直羡煞旁人。

  但是,农村其他普通老人,却没有这个待遇。

  如果他们的孩子比较有出息,在外面做生意赚到钱,或有一个体面的工作,生活搞得比较好,老人家的生活也不会差。

  在农村,低保户和五保户只占少数。

  农村低保户名额非常有限,即使很多人符合吃低保的标准,也会因为指标不够、名额有限等因素,导致需要政府帮扶的困难农民得不到帮扶。

  所以农村就出现“僧多粥少”的现象。

  从矛盾规律来讲,农民养老金严重偏低是个矛盾体,农村低保户和五保户比例不高,只占农村老年总人口的少数,属于农民养老金矛盾的次要方面;而每月养老金不足200元的普通老农民,却占农村老年总人口的大多数,属于农民养老金矛盾的主要方面。

  为此,要想解决农民养老金严重偏低的矛盾,不但要照顾农村低保户和五保户等少数群体,还要照顾每月养老金不足200元的普通老农民,这就是统筹兼顾。

  怎么解决这个问题?

  只有普遍提高农民基础养老金,让全体老农民都能享受国家政策红利,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农民养老金严重偏低的矛盾。

  提高农民养老金,表面看会增加财政负担,如果从社会公平、政府公信力和国家总战略等方面来算总账,那么就是利国利民的仁政。

  寒牛出栏认为,提高农民老养老有十大好处,请听我为您慢慢分析其中的逻辑。

  第一,改善农民生活质量。养老金提高了,可直接缓解农村老人的经济压力,提供基本生活保障。另外,还可以增强农民家庭抗风险的能力,减少因病返贫的悲剧现象。

  第二、促进社会公平发展。提高农民养老金,可缓解分配不公正的矛盾。老一辈农民曾通过统购统销、缴纳农业税等方式,支持国家工业化建设,他们是新中国建立和国家工业化的大功臣。国家善待老农民,能体现平等、公平和共富的社会主义价值观。

  第三、带动县域经济发展。老农民可支配收入增加后,同样舍得给自己花钱,将会激活县镇经济。有案例显示,山东某县经过试点,提高农民养老金之后,当地各类商铺营业额平均增长了15%。

  第四、打通经济内循环。老农民的收入增加后,不但可以促进县域经济发展,还会间接带动城市消费的增长,通盘起来看,将会进一步打通和加快城乡经济内循环。

  第五、加快农业现代化进程。养老没有压力的农民,更愿意将土地流转给规模化种植的主体,或流转给其他村人耕种。这势必会推动农业集约化发展,有利于农业规模化种植,间接提高农业生产效率,让中国人把饭碗牢牢地端在自己手里。

  第六、有利农村家庭和睦。农村青壮年进城务工,留守老人实现经济独立,不要依靠子女赡养,不仅可以减少家庭摩擦,还可以保护老人脆弱的自尊心,更利于农村家庭的和睦相处。

  第七、推动农村社会进步。逐步弱化“养儿防老”观念,推动现代社会保障意识的普及落地,促进农村社会向现代化转型。农村实现了现代化,有利于国家早日实现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战略目标,农村就不会拖国家的后腿。

  第八、提升老人健康水平。有了经济基础,老人也会去定期体检,生病了也知道及时看医生。小病及时治疗,不仅可以节省国家医疗资源,还不会拖累子女建设幸福美好生活。

  第九、有益乡村文化传承。经济收入稳定的老年人,才有精力和时间参与传统节庆、手工艺传承等文化活动。乡村文化振兴,的确是个美好愿望,但是需要资金投入,没有钱去驱动这件事,它就是一句空话。

  第十、完善社会保障体系。适时提高农民老养金,补齐农村养老短板,助力国家构建覆盖全民的可持续养老制度,不仅能大幅提升政府公信力,还有利于社会和谐发展。

  讲到这里,我多讲几句。

  有人对建议提高老农民养老金这事不感冒,甚至存在严重误解。

  以为讲多了,会形成错误的社会节奏,会让政府工作陷入某种被动,这个想法完全是错的。

  不做亏心事,不怕鬼敲门。

  不尊重民意,不关心民间疾苦,不管农民死活,才是最严重的懒政,才是讳疾忌医。

  《黄帝内经》讲,最高明的医生是治未病,其工作重心是让人不生病,而不是等生病了才去想办法救治。

  人,不能等口渴了,才去挖井。

  楼盘,不能等火灾发生了,才去安装灭火器。

  社会,不能等矛盾尖锐了,才想着去调理阴阳。

  我们不能片面地看这件事,而是要用联系和发展的观点去看问题。

  如果只是片面地从社保支出来看,那么你看到的点,就是国家财政负担加重了,所以会有各种各样的顾虑,工作开展就畏手畏脚。

  如果把提高农民养老金这件事,放在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国家总战略层面来看,那么你看到的面,就是国家是花小钱办大事,为人民谋幸福,是利国利民的仁政。

  所以啊,我们看问题,要抛弃形而上学的世界观,要坚持唯物辩证法的世界观。

  我这样讲,您同意吗?

Template Settings
Select color sample for all parameters
Red Green Olive Sienna Teal Dark_blue
Background Color
Text Color
Select menu
Google Font
Body Font-size
Body Font-family
Direction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