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若问我从《哪吒之魔童闹海》看到了啥? 看到了资本的疯狂营销的套路。若问我从《从“哪吒登顶”看文化自信》的文章里看到了啥?看到了历史虚无主义和文化虚无主义,甚至是民族虚无主义。在这场舆论狂潮中,我们共产党人要擦亮眼睛,澄清文化自信这个大问题。
评《从“哪吒登顶”看文化自信》
《哪吒之魔童闹海》的票房一路飙升,在中国掀起舆论狂欢,我也想乘兴写篇文章欢呼,看网上比比皆是,就没必要重复别人讲过的赞美之词了,要写就写别人还未写。火爆背后还需要更多的思考,当看到2月17日人民日报《从“哪吒登顶”看文化自信》一文,便写了一篇网文评论投稿某一网刊未被采用,我想编辑可能是不想扫大家兴吧。一个月闪电般过去,哪吒登顶到150多亿了,跻身全球前五,层出不穷的好评如潮,可我感到文章未刊如骨鲠在喉,不吐不快。今稍作修改,再次投稿。
《从“哪吒登顶”看文化自信》文章开篇第一句:“我们的文化在循环往复中绵延不绝、在螺旋而上中生生不息,一份踏实感油然而生。文化自信莫过于此。”这话说的太过了,我们的文化自信真是莫过于此吗?我打了个问号。
再往下看:“看点是‘齐天大圣’看头在‘新生’。三维动画复现‘山河社稷图’,八卦阵让《周易》哲学可视化,青铜饕餮纹、汉代漆器色化为视觉特效,观众走进影院,在光影流动中与传统文化撞了个满怀,升腾起血脉为经、文化作纬的共同情感。守正并非守旧。电影创造出有别于传统的‘一头六臂’哪吒新形象,导演的解答颇具‘现实主义’:多余的两个头好像并没有什么作用,难道在一旁喊加油吗?形象非刻板,变化含考量。新编又何须拘泥?坚持守正创新,静候惊喜生花。”上面这些这些漂亮的词藻如天花乱坠,用在作广告或文学创作上完全可以,用在客观公正的时评上有欠妥当。官二代哪吒守的那家的正?把旧封神演义借用现代动漫技术创了什么新?言过其实了。我又打了个问号。
文章最后讲道:“小小身躯,悠悠文脉;葱葱产业,蔚蔚蓝海。乘势而上、精耕细作,期待更多‘魔童’现世,‘闹’出经济新增长,‘搅’动发展新浪潮。”这“魔童”真有这么大的法力吗?我再打个问号。
读罢全篇,感觉是一篇富丽堂皇的广告词,不像以理服人的评论文章。出现在中共中央的机关报上很不合适的,大家都知道人民日报是传出中共中央政策导向,引领全国舆论进步潮流,影响世界的大报。此文一出,新华社、党建网等各大媒体和各省的报纸、网站都争相转载,并刊发大量与此大同小异的热捧文章令人目不暇接。
中国日报2025-02-26 《通过“魔童闹海”来“搅动全球》
农民日报2月12日头版《农民文化毋须自卑》
大众日报2月11日许金星文:恰恰印证了文化自信的真谛——我们完全可以在自己的美学体系里长出新的枝桠。
中国网信杂志微信公众号发文说:《哪吒2》的登顶,是中国文化自信觉醒的缩影。当耐心资本浇灌创新土壤,当一流人才激活传统基因,当全产业链构建起“深海生态”,中国文化必将迎来更多“魔童”,他们或许身披古风,但目光永远望向未来。
保定网信办2月21日发文《哪吒登顶之力,筑文化自信根基》
这些大谈哪吒登顶,中国文化自信的报刊文章如此之多,倒觉的有必要澄清文化自信这个大问题。这些年上上下下言必文化自信,无会不讲文化自信,无日不谈文化自信,这现像说明文化不自信了才讲自信,讲的越多越说明文化自信上出了问题。我们中国的文化灿若满天的群星,什么样的文化能代表我们当代中国的文化自信?前不久八一电影制片厂的老导演倪学健(当年拍摄电影《闪闪的红星》的助理)在河北任丘市《冀中!冀中!》剧本创作交流会上讲:“当今中国最主要的文化自信是毛泽东思想。离开毛泽东思想谈中国文化自信,好比离开谱子唱歌,唱着唱着就跑调了。”这话代表了大多数中国人的看法,我赞成。
站在这个角度来评《从“哪吒登顶”看文化自信》,发现作者无一字提到毛泽东思想,仅从票房“哪吒登顶”便下了个结论,说文化自信莫过于此。票房登顶非文化登顶,文化有封建文化、宗教文化、殖民文化、资本主义文化、社会主义文化等,你承认也罢,不承认也罢。毛泽东思想是当代中国文化的高峰,是人类文化运动的核心力量。毛主席纪念堂、韶山广场那川流不息的人群,微信上无尽的思念,抖音上的千呼万唤,从中国的百姓的口碑到各国总统总理的评价。无一不证明毛泽东思想的文化影响力在中国在世界上无人可及。作者说“哪吒登顶”文化自信莫过于此,那代表中国文化自信的毛泽东思想却不知那儿去了?
我们今天应该自信什么样的文化?五千年中国的文化后浪推前浪,长江滚滚向东方,我们的先祖在远古时代,部落首领黄帝和炎帝在方圆70里左右的地方打起群架,最后黄帝赢了,然后合并成一个地盘。经过了5000多年的生生不息开疆拓土,才有了后来的大中国,如今中国人遍布了全世界,每五个地球人里边就有一个是中国人,为什么有此泱泱大国气派?是我们这个部落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那么多的古圣先贤英雄豪杰们,在与天斗,与地斗,与人斗的历史进程里形成了世界上最强大的中华民族的文化。文化是每个民族每个国家生命体现的“基因身份证”,中华民族凭此立身于世界民族之林。到了近代,从18409年鸦片战争开始,被西方列强的坚船利炮轰开了国门,我们受到了各种各样西方文化的影响,包括我们的生活层面,教育层面,文化层面,信仰层面等等,都受到了西方文化的笼罩。在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每个人都被迫发出最后的吼声,起来,起来,起来,中国出了个毛泽东,以他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决心要让中国人民站起来,他缔造的中国共产党和工农红军,冒着敌人的炮火前进!终于在1949年10月1日,毛泽东这位新中国的主席在北京天安门上开国宣告: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站起来的中国人民意气风发走进毛泽东的时代!在27年里进行了波澜壮阔的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创造出一个个前所未有的伟大奇迹和崭新的文化,毛泽东在《新民主主义论》中指出:“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就是人民大众反帝反封建的文化,就是新民主主义的文化,就是中华民族的新文化。”。
中华文明数千年,古典文化万万千,从盘古开天、夸父追日,精卫填海、愚公移山,大禹治水、秦汉雄风、盛唐气象、两宋文化……到毛泽东这里,开辟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境界。开启了中华传统文化向现代文化的转变,中华传统文化的许多精华,在毛泽东思想中都得到了继承和发展,他把共产主义的种子撒进人灵魂深处的天地,毛泽东思想浸透到中国人社会生活和精神文化生活的各个方面,引导人们把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把人性中的假恶丑鞭挞改造,让真善美在社会上得到了最灿烂的展现。中华民族的思想文化由此发展到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深刻地影响着当代中国社会思想文化的发展和人们的价值取向。它是中国革命和建设事业不断取得胜利的文化支撑和精神动力的源泉。为全党和全国人民所熟悉和掌握,为全世界劳苦大众求解放点亮了思想明灯,成为中国最伟大的文化输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