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总周末又开始大抽筋,各种大嘴巴神奇操作,搅得海内金融市场一片波涛汹涌。然而大统领的哈耶克大手,却被大同订婚QJ案再审,压下了风头。
微博热搜,十条里边六条是这个案子,包揽前五,一时盛景。
仔细看看案情,这么高的关注度,倒也正常。
不但男方已经摆了酒席,给了彩礼,而且“女方外阴:处女膜完整,未见新鲜破口”;鉴定书:“送检物均未检出人精斑及STR分型”。
而且女方23年5月份报警抓人,十几万彩礼拖到24年1月份才交还给“婚介所”,报警之前长达数天的密集沟通,和“增加彩礼,房子加名字”的要求,似乎也暗暗符合了某种范式。
以至于各种“护身提醒”都出来了……
毕竟衙门那边似乎只取信女方的意见。对于“膜没破”的解释是:有些人的身体构造特殊,的确有可能破不了。连疑罪从无的原则都忘了,全靠女方口供,这种情况下,男女独处一室,的确“凶险”。
而对于先批捕,然后才补充司法鉴定,以及现场没有发现任何精斑的疑点,则干脆没有回应。
另一方面,在开庭之前,当地司法部门却罕见的找到被告男方的父母,把被告可以适用“社区矫正判缓刑”,只要同意和认罪,就可以马上从牢里放出来。
这事就很有意思了。
正常来说,一个QJ犯罪分子,绝不认罪赎罪,二审毫无悔意,不说更加重判吧,至少也不能轻判,怎么会还没开庭,就要实刑改缓刑,甚至上了社区矫正这种“高级工具”,可以把人提前放出来呢?
只要不是“装外宾”的读者,大概都知道怎么回事了。
这种情况,已经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之前的94.6吨浪费言犹在耳,如今单凭口供就能把一个人送进去690天。可以说,咱们是在目睹第二个南京老太案的诞生。
正如舆论所判断的一样,这事最后很可能还是个“判三缓三”的稀泥的结束。毕竟如果判了无罪,衙门得赔钱,有司得倒查追责,大家都过不去。来个缓刑,被告能被放出来,有司也没有责任。
解决了眼前的问题就好,后边造成多少社会问题与我何干,何苦来哉。解决胖猫是这个思路,解决大同案也是如此。
所以说,“请先生赴死”的声浪才又响彻互联网。
如果这人无罪,那就正常释放。如果这人有罪,现在又坚决不认罪忏悔,那就该按照法律,从重从快从严,来个顶格严惩,维护正义。
毕竟矫枉才能过证,“先生赴死”了,才能警醒其他人,不要再被这彩礼、这偏颇,这次等公民推着走。
实际上,有了翟欣欣、肥猫和大同案,舔狗经济早已经崩盘。
不止是奶茶崩了,酒店、电影、鲜花、餐饮,全数中招。生物生存困难、朝不保夕的时候,会降低繁衍需求,牛马吃不饱的时候,不会发情。
舔狗经济都崩了,这结婚率和生育率能好的起来吗?
一直以来,政策方向一直在一些老一辈手中。老一辈的思想钢印的原因。总认为小姑娘不愿意嫁人可以理解,小伙子怎么可能不愿意娶老婆?所以只要不断地加大女性从婚姻中获得的特权,在财产、补助等等方面上足够倾斜,自然就会提高结婚率。
结果呢?
英国人统治印度时期,为了解决眼镜蛇问题,提出了“眼镜蛇补贴”:每抓到并上交一条死了的眼镜蛇,就可以领到一笔赏金。结果捕蛇换赏金成了印度人一个重要的收入来源,许多人干脆饲养起眼镜蛇来换取赏金。最后反而眼镜蛇更多了。
这就是著名的“眼镜蛇效应”(Cobra effect)。衙门的不当干预,非但不会解决问题,反而会导致问题更加严重。大同案也好,肥猫案也罢,本质上都是眼镜蛇效应。
蛇患不爆发,英国人不会知道自己中了“眼镜蛇效应”;如果“先生不赴死”,这事不加速,以后更无解。
436块8毛9分,这是衙门一天的标准。被关了690天的被告,就算侥幸无罪,也就能拿三十万的赔偿。这还是最最乐观的情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