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编者按:
1、巴黎公社是一次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实践,后世的我们,必须从中学习和汲取到宝贵的经验和教训,为当代无产阶级革命的新实践服务——我们绝不能放松半点无产阶级专政、绝不能不做改造而直接掌握现成的国家机器,历史上的无产阶级专政没能很好的贯彻巴黎公社原则,有其各种各样的客观原因,是历史留给我们的宝贵经验。
我们又一次迎来了这个伟大的日子:154年前的3月28日,在巴黎,建立起了第一个无产阶级政权,无产阶级革命的滚滚浪潮就此掀起。巴黎公社无疑是伟大的实践,即使最终失败,也有着重要的历史意义;另一方面,无产阶级革命历经了这么多挫折,巴黎公社的许多原则,主张,以我们现在的认识看来,仍然是非常先进的,科学的。
一、建立无产阶级专政
首先,先说巴黎公社的那些失误,带给我们的教训。
镇压资产阶级及其反抗,仍然是必要的。这对公社尤其必要,公社失败的原因之一就是在这方面做得不够坚决。
——列宁
公社对专政力量的运用不足。公社在消灭了资产阶级专政,以无产阶级专政取而代之之后,没有运用这种力量,去狠狠地打击它的敌人。
比如说,最典型的是没有占领法兰西银行。结果在法兰西银行万般刁难的情况下,公社自身财政发生了困难,而资产阶级敌人甚至还能尝试用法兰西银行的资金收买革命者。放着反动派的财产原封不动,也没有把战果往全国范围内扩大。这让国内外资产阶级反动派能够得到喘息的时间,同流合污,最后又打了回来。
因此,吸取这个经验教训,后来的中苏红军都建设了强而有力的无产阶级专政力量,坚决地打击反动派,没收他们的财产,打败资产阶级军队,取得了社会主义革命胜利。
二、摧毁旧的国家机器
但是,为了打赢内战,东苏等无产阶级政权都建立起了常备军;为了在群众自觉性差的情况下让无产阶级的国家机器运作起来,也建立起了干部系统。这个国家机器,虽然暂时是无产阶级专政的,但是这种形式的国家机器原本是为 少数人对多数人实行专政而设置的。无产阶级先锋队可以使用这种形式,但是这种形式资产阶级也可以使用,而且我们从历史教训中知道,先锋队是极有可能蜕变为资产阶级的。因此,这一套国家机器是有着极大的弊病的。
……如果你读一下我的《雾月十八日》的最后一章,你就会看到,我认为法国革命的下一次尝试再不应该象以前那样把官僚军事机器从一些人的手里转到另一些人的手里,而应该把它打碎,这正是大陆上任何一次真正的人民革命的先决条件。我们英勇的巴黎同志们的尝试正是这样
——马克思
马克思的论述已经经过了历史教训的验证,证明无产阶级必须要打碎旧的国家机器,不仅仅是把统治阶级从里面拽出来,还要把它彻底打碎重造成符合无产阶级专政需要的样子,否则就会产生新的资产阶级,又坐进这个国家机器。这个国家机器应该是什么样的,巴黎公社给出了非常科学合理的方案,也得到了马克思的高度认可。
先重温一下巴黎公社三原则:
第一条法令是取消征兵制与常备军,宣布用武装的人民群众去代替它
第二条法令是对一切公职人员实行全面的撤换制和选举制,且工资不得超过熟练工人。
第三条法令是取消一切国家对教会宗教的开支,把一切教会财产公有化。
第三条是毋庸置疑的,不必多说。主要关注前两条,它描绘了这个全新的国家机器的蓝图。
先说第一条。国家机器是阶级矛盾无法调和的产物,是统治阶级的专政机器。既然是专政机器,当然要有暴力机关。对于资产阶级的国家机器,这个暴力机关包含警察,常备军等。这是一支居于社会之上,并且同社会异化的,为资产阶级服务的特殊队伍。
三、新的国家机器
那用什么来替代被打碎的国家机器呢?对于特殊武装,应当用武装的无产阶级群众来替代它,一个词概括就是民兵。因为是多数人镇压少数人,所以自然不需要特殊的武装,民兵是最适合的形式。武装起来的无产阶级怎么会镇压自己呢?这是兜底的无产阶级专政措施。
说完了暴力机关,接下来就是官僚系统的问题。虽然国家是专政机器,但是仅仅能有力量打人肯定是不够的,需要有公职人员来维持他的运转。这里分为两块:
1 全面实施撤换制和选举制
革命组织要坚持民主集中制,同时一切的斗争手段都必须与斗争形势,斗争的具体阶段相适应。比如说在现在美帝物质精神全面专政下,要建立工业化的组织。不可能实施“大民主”,否则各种山头林立,纪律松散,战斗力低下,混进一个机会主义者就可能造成较大的破坏,这是超越了客观条件的左倾错误;
但是在革命夺权之后,在无产阶级广泛的自觉夺权运动的基础上,可以预见,我们已经有了条件实施无产阶级民主了。如果到时还不实施广泛的民主,那就是落后于群众的右倾错误。这样一来,不能保证无产阶级当家作主,社会主义事业就真的会被葬送
我们总是被自由派的资产阶级民主,自由骚扰,但要清楚,“争得民主”并不是自由派的专利,相反,我们马列毛主义更需要民主和自由,而这是真正的民主,建立在以公有制为基础的斗争形势上的无产阶级民主。要民主选举,要大鸣大放
具体怎么实施呢?总结巴黎公社的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