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9年4月29日,毛泽东“心血来潮”,一连写下关于农业方面的六个问题,要求以《党内通信》的形式发往全国各地。
这六个问题是:一,包产问题。包产一定要落实。根本不要管上级规定的那一套指标,只管现实可能性。二,密植问题。不可太密,不可太稀。许多青年干部和某些上级机关缺少经验,一个劲儿要密。上面的死硬命令害人不浅。三,节约粮食问题。要十分抓紧,按人定量,忙时多吃,闲时少吃,忙时吃干,闲时半干半稀,杂以番薯、青菜、萝卜、瓜豆、芋头之类。一定要有储备粮,须知我国是一个有六亿五千万人口的大国,吃饭是第一件大事。四,播种面积要多的问题。少种、高产、多收的计划,是一种远景规划。三年以内要力争多种,广种薄收与少种多收同时实行。五,机械化问题。农业的根本出路在于机械化,用机械制造化肥也包括在内。六,讲真话问题。包产能包多少就讲包多少,不讲经过努力实在做不到而又勉强讲做得到的假话。讲假话一害人民,二害自己。许多假话是上面压出来的。干劲一定要有,假话一定不可讲。
毛泽东说,以上六件事,请同志们研究,可以提出不同意见,“以求得真理为目的”。
那个年代,浮夸、讲假话、强迫命令成风,毛泽东强调的是另一面:实事求是。他说:“如果事实不是我讲的那样低,而达到了较高的目的,我变为保守主义者,那就谢天谢地,不胜光荣之至。”毛泽东是顶风的人,而不是追风的人,是实事求是的人,而不是好大喜功、华而不实、贪图虚名的人。
毛泽东还说,什么几万斤一亩,哪有那个事?我是不信的。(同年4月15日语)要给社员留点自留地,发展私人喂养的猪鸡鹅鸭,赚点私人零用钱。(同年5月6日语)毛泽东是最懂农民、最懂农业、最懂农村的人。
1959年4月29日,毛泽东“心血来潮”,一连写下关于农业方面的六个问题,要求以《党内通信》的形式发往全国各地。
这六个问题是:一,包产问题。包产一定要落实。根本不要管上级规定的那一套指标,只管现实可能性。二,密植问题。不可太密,不可太稀。许多青年干部和某些上级机关缺少经验,一个劲儿要密。上面的死硬命令害人不浅。三,节约粮食问题。要十分抓紧,按人定量,忙时多吃,闲时少吃,忙时吃干,闲时半干半稀,杂以番薯、青菜、萝卜、瓜豆、芋头之类。一定要有储备粮,须知我国是一个有六亿五千万人口的大国,吃饭是第一件大事。四,播种面积要多的问题。少种、高产、多收的计划,是一种远景规划。三年以内要力争多种,广种薄收与少种多收同时实行。五,机械化问题。农业的根本出路在于机械化,用机械制造化肥也包括在内。六,讲真话问题。包产能包多少就讲包多少,不讲经过努力实在做不到而又勉强讲做得到的假话。讲假话一害人民,二害自己。许多假话是上面压出来的。干劲一定要有,假话一定不可讲。
毛泽东说,以上六件事,请同志们研究,可以提出不同意见,“以求得真理为目的”。
那个年代,浮夸、讲假话、强迫命令成风,毛泽东强调的是另一面:实事求是。他说:“如果事实不是我讲的那样低,而达到了较高的目的,我变为保守主义者,那就谢天谢地,不胜光荣之至。”毛泽东是顶风的人,而不是追风的人,是实事求是的人,而不是好大喜功、华而不实、贪图虚名的人。
毛泽东还说,什么几万斤一亩,哪有那个事?我是不信的。(同年4月15日语)要给社员留点自留地,发展私人喂养的猪鸡鹅鸭,赚点私人零用钱。(同年5月6日语)毛泽东是最懂农民、最懂农业、最懂农村的人。
-
创建时间: 2025年4月02日
-
最后更新: 2025年4月02日